
四川省经信委主任王海林昨(8)日表示,四川与重庆没有「川渝竞争」的问题,这两地都是「成渝经济带」上的产业聚落;加上四川早有大批电子信息产业(IT)进驻,除了笔电,也适合发展其它IT产业。
电电公会昨天举行川台产业交流会,会中并发布「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与发展前景」评估报告。该研究计划主持人、中原大学企业系教授吕鸿德表示,调查台商的意见显示,成都、重庆、西安,依序是IT产业布局大陆西部首选的前3名优先城市。
这项结果意味,大陆沿海工资上涨、土地稀缺、缺电、缺工等问题,促使台商西迁,并已形成以成都、重庆、西安三城市为主轴的「西三角」经济区。
王启林表示,四川有丰沛的水力资源,占全大陆的四分之一,而且还是清洁能源,台商在四川投资,保证不会有「缺电」问题。他还指出,四川从未以物流补贴政策吸引投资,但保证供电、及提供低廉的电价,倒是吸引不少IT产业进驻。
由于重庆已吸引3家笔电品牌厂、6家代工厂及数百家配套厂入驻,成都也有富士康、仁宝、纬创等台厂入驻,「川渝竞争」的阵势已然成形。
对此,王启林表示,四川目前的IT产业以平板计算机为主,与重庆主攻笔记型计算机不同。他也发现,许多配套厂进入西部时,也没有直接进驻成都或重庆,而是选择位在两城市之间的四川内江市、遂宁市落户,保留同时服务两地的弹性。
王启林指出,目前成都也已开通「成新欧」(成都、新疆、欧洲)铁路,每周都有1班铁路列车开往欧洲,约12天即可抵达荷兰阿姆斯特丹港;成都双流机场也有包机飞往欧洲,产品对外运输不是问题,运输成本也在可控的范围内。王启林坦言,欧债危机确实冲击欧洲市场对IT产品的需求,也影响四川IT产业的出口值;但他强调,除了计算机,四川还有智能型手机、家电、卫星等产业,已大幅分散市场风险。